Top
  • 日期:2017-09-27
  • 點閱率:1616
與海共生的群島
在藍色的汪洋點湊著綠色土地,《聯合國海洋公約》對島嶼的定義為:「島嶼是四面環水,且在高潮時高於水平面,為自然形成之陸地區域,而無法維持人類居住及經濟發展之岩塊,由於沒有專屬經濟海域,亦無大陸棚,故不視為島嶼」,島嶼在大海之中豎立著,因此時常被認為是孤立、隔離與封閉的地區,且土地面積、自然資源有限,政治、經濟與社會發展受到相當大的約束。

但島嶼從未關閉,外部的自然環境與文化對島嶼來說是重要的 (Tsai, 2004),跳脫以土地為主的思維,島嶼其實是非常開闊的,我們應該以海洋為主體,思考海島治理,讓島嶼的思源不受限於被包圍的僅限空間。大洋洲學者Hau’ofa(1994)以海洋為出發點,為世人強調海洋文化的「群島之洋」的世界觀,過去跨越太平洋的島民祖先來去自如的在島嶼之間流動、交換與貿易,在以海為家的環境中成長、學習、並傳承,透過與自然環境的冒險,重新看待整個世界,並此與其他的人們彼此競爭、合作,創在以海洋為主的經濟、文化圈。但是過去島民的生活,被以大陸為思考觀的外來者所控制,全球化與社會秩序帶給大家”廣大海洋中的島嶼”( islands in a far sea ),使得眾人受限在島嶼「孤立」、「狹小」的疆域概念,人們的思維也變成「太平洋群島」(pacific Islands)的島嶼、而非「大洋洲」(Oceania)的海洋。

 

眾多的島嶼透過海洋的串聯成為了「群島」archipelago,此字來自愛琴海的希臘文αρχιπέλαγος,為「領袖」arkhi和「海」pelagos 的組合,意旨「主要的海」,代表著群島不能只用「土地」的狹小角度,必須要連結「海洋」的廣大精神,不斷流動的海洋必須突破原本區域劃分的疆界,因為海水無法被分割的海水是連結各個島嶼的生命,現在島嶼之所以受限制,都是在於土地權的爭奪以及大陸開發思維的限制(Hau’ofa,1998),島嶼在整個空間的運用上,就需要使用到網絡的合作模式,互相合作、也互相競爭。Hau’ofa(1998)認為島嶼的子民來說,海洋才是生命的傳承,要與「海」不斷的互動,才能更加認識、也才能更深入的與海共處。
 
島嶼四面環海生態系統與社會資源都有限的情況下,依海而生的思維相對就非常重要,包括了海岸及岸邊生活的海,充滿人與海相互作用的情感,並因在地海域守護及故里情感,以地方思維來維持海洋的生物多樣性並從事生產 (郭中端、蔡慧敏, 2014),從潮間帶入海口的豐富海洋資源,利用採集、石滬、抱礅或養殖等海洋資源,並發展相關產業已達到社會生態系統的平衡。
透過「群島之洋」思維角度、並且尊重海洋與海共生的,可以讓島嶼以海的資源為出發點發展,不需再受於島內「資源」有限的困境,並且以此方式來進行物質的交換與流動,才能讓島嶼走向永續發展之路。

 

參考資料

Epeli Hau’ofa (1994) Our sea of Island.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. 6(1),148-161 

Epeli Hau’ofa (1998) The Ocean in Us.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. 10(2),392-410

Tsai, H-M.(2004) Island Bio-cultural Assemblages: The Case of Kinmen Island. Geogr. Ann., 85 B (4): 209-218 .